【吳教授的傳道授業解惑】昨天下午,來自臺灣清華大學(原新竹大學)的吳淑美教授,為南奧的家長和老師分別作了兩場報告。吳教授致力於融合教育27年的實踐研究。因此,她的報告理論聯繫實際,通俗易懂很接地氣。
“在融合班,普通孩子獲得的成長,比他們在普通班更多!”而在融合班獲得的這些美好品質,恰是孩子們日後得到更大發展的必需滋養——大量的研究結論和鮮活的事例,證明和說明著這樣的道理。對坐滿會場的家長而言,get到這一點,並成為信念,應該是最大的收穫。
教師如何做好具體的教育教學融合?就特殊孩子而言,教學目標和內容在學科範圍中既要做出針對性調整,又要超越學科知識技能的範疇。即要有疊加課程意識。如果只是局限於當下學科學習,特別在高年級,由於基礎和智力的限制,有的特殊孩子很可能就會"隨班坐讀"。對於在教學觀念和方式上早有革新的南奧教師來說,好多融合教育的理念和做法並不陌生。而意識到這一點,就有了柳暗花明的感覺。
看著視頻中臺灣融合班小朋友啦啦操(隊)的表現,既感動又感慨。在團隊表演中,如何讓特殊孩子的參與成為和諧中錦上添花的特效,考驗著師生發自內心的全納和獨出新裁的創意。
沒有信仰和熱愛,很難讓一個人在繁忙的辛勞中滿懷激情。吳教授這幾天的行程非常緊張,講座活動一個連著一個。然而,對融合教育的熱愛,讓她精力充沛。
“在融合班,普通孩子獲得的成長,比他們在普通班更多!”而在融合班獲得的這些美好品質,恰是孩子們日後得到更大發展的必需滋養——大量的研究結論和鮮活的事例,證明和說明著這樣的道理。對坐滿會場的家長而言,get到這一點,並成為信念,應該是最大的收穫。
教師如何做好具體的教育教學融合?就特殊孩子而言,教學目標和內容在學科範圍中既要做出針對性調整,又要超越學科知識技能的範疇。即要有疊加課程意識。如果只是局限於當下學科學習,特別在高年級,由於基礎和智力的限制,有的特殊孩子很可能就會"隨班坐讀"。對於在教學觀念和方式上早有革新的南奧教師來說,好多融合教育的理念和做法並不陌生。而意識到這一點,就有了柳暗花明的感覺。
看著視頻中臺灣融合班小朋友啦啦操(隊)的表現,既感動又感慨。在團隊表演中,如何讓特殊孩子的參與成為和諧中錦上添花的特效,考驗著師生發自內心的全納和獨出新裁的創意。
沒有信仰和熱愛,很難讓一個人在繁忙的辛勞中滿懷激情。吳教授這幾天的行程非常緊張,講座活動一個連著一個。然而,對融合教育的熱愛,讓她精力充沛。